项目经理的日常工作和建议
来源:12-5 【加餐】切换标签和双击标签实现回到页面顶部
atmonsters
2022-01-26
黄老师您好!!!
铺垫:我是跟着您和七月老师的小程序课程学出来的大三学生,目前在小公司实习半年做前端开发,工作表现和工作态度都得到上司认可,现有机会尝试做项目助理,本人也希望未来能走项目经理路线
局面:公司主要做小程序开发,开发规范和代码质量很差,公司想让我从这方面入手,把项目做好,本人想以开发为主,继续深造前端并了解后端,管理为辅,把控项目质量
重点:您是经验老到的项目经理,想问问您的日常工作和建议,望不吝赐教
2回答
-
内容略长,码好再回 ^_^
012022-01-26 -
沁尘
2022-01-26
小火柴同学您好!!!!终于有人对项目经理感兴趣了,泪目。
项目经理是一个非常有意思也很有挑战的岗位,即便日后不打算从事项目经理岗位,我也非常推荐任何岗位的同学去学习项目管理知识,因为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是非常通用的,无论是对完成工作还是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温馨提示:很多从事软件开发的大佬都有PMP证书,即便他们并不是项目经理)。
我平时的日常工作主要就是接收各业务部门的需求,然后进行评估,并提供解决方案。解决方案一旦确定,会继续评估是自研还是外包。确定之后,监控、管理项目推进完成项目目标。另外,如果是外包形式的话,还会负责合同起草签订、验收、财务结算相关的工作。虽然不同公司项目经理的岗位职责会有所不同,但大致上的过程是一致的,就是负责:规划、执行、监控、收尾。
从以上的内容可以看出,项目经理的工作其实概括起来很简单,难的主要是具体执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就是考验一个项目经理能力的时候。具体考验的能力范围其实比较多也比较零碎,这里我挑其中有两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能力分享下我的看法,相信会对同学有所帮助。
1. 专业技术
在项目管理界的有一个共识是:项目经理需要了解技术,但并不一定需要是技术专家。我个人是赞同这个说法的,并且在很多项目中得到了很好的反馈。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项目经理或者产品经理最让人诟病的一点就是对技术完全不了解,和设计、开发团队难以协作导致效率低下、团队氛围紧张。所以项目经理无论是从降低沟通成本或者树立形象、提高工作效率的角度来说,都是需要对技术有了解的。具体了解程度需要去到哪里,取决于实际项目、团队的需要。比如说同学你现在团队中推行开发规范和代码质量(这更像是开发经理的岗位职责,但依然属于项目管理的范畴),那么首先是你得先了解这两方面的一些最佳实践,并且确保自己已经充分理解。如果说你只是自己上网找的资料,没有经过实践,那么当团队成员质疑你某个规范的目的或者说有其他不同实现时,你无法给出一个很“专业”的回答,那么你在团队成员心目中的就是不专业的,这会影响你后续的工作。
有了技术方面的一定要求,那么自然就会考验到个人的学习能力、动力问题。我个人接触的项目从Web应用到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为了更好的实现项目,或多或少都需要逼着自己去学习和了解一些东西,追求的掌握程度取决于实际项目、团队的需要。这一点其实在从事软件开发上也很有借鉴意义。很多同学可能纠结过技术栈到底是足够宽好还是足够深好?我个人的看法是在保障某个技术领域深度的前提下,尽自己所能拓宽。就我个人的感受是,宽度有时候并不是说我一定要去做这个东西,而是这个宽度所带来的技术视野能更好的辅助我深度上的东西。这两者应该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而不是二选一的关系。比如同学你说你想“继续深造前端并了解后端”,这里就是一种思路。
2. 沟通能力
沟通能力是一个很大的范畴,也是需要一辈子去学习和实践的。其实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我们无时无刻都会存在“沟通”的需求,只是一般人不会把它当成一种能力或者说技能。每个职位级别或者岗位对于沟通能力的都有着不一样的要求,但项目经理这个岗位则是要求沟通能力是必要的能力之一。因为项目经理其实90%的工作时间都是花在沟通上。一个项目如果说在沟通上做得很好,那么可以很自信的说项目大概率也是会成功的,或者说更容易成功(这里的成功是指实现了项目既定的建设目标,不涉及商业收益)。沟通的好坏真的有那么大的影响力么?这里我分享两个自己的亲身经历。
案例一:某一回一个私单的客户提了个需求,想在小程序的页面上放一个图片,在图片上标注几个地点,用户点击后能有个导航信息,比如附近是哪个公车站或者地铁站。当时我听到这个需求第一反应是能实现,但是很麻烦,而且存在后期维护的成本(交通信息可能会有调整,地点可能会因业务改变取消或者新增,标注也要跟着变),另外这个用户体验也会很糟糕。
于是我再次询问了客户:“想实现这个功能是出于什么考虑的?”
客户回答:“很多人老是跑错地方,所以我希望在页面上就给出明确的指引。”
那么其实说白了,就是想给个导航嘛,于是我当下给了另一个解决方案:“这里大概有十几个地点,我把他做成宫格展示,点击之后跳转到详情页面,页面上提供一个文字按钮,点击后唤起腾讯地图直接给出导航信息。”
最后客户采用了我建议的方案,并且对效果也很满意。在这个例子中,沟通是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的,这里使用沟通中的“引导”。通过引导,我们可以进一步看清楚需求的本质,从而找到更优的解决方案。如果一开始我们选择不继续深入引导沟通,直接按照客户的说法去实现,那么实现成本是远超沟通后实现方式的成本的。类似的场景在做软件开发的时候也是经常有的,我们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当一个需求很明确清晰的时候,可以提高我们的开发效率、效果和降低不必要的开发成本。需求明确的前提是需求分析环节,而有效的沟通就是需求分析环节中帮助需求从一开始的模糊到明确的关键。
案例二:总部委托供应商A建设一个电商平台,经过一段时期的开发之后,项目开始验收,此时总部发现供应商A交付的成果并不符合自己的需求,于是提出了各种变更。接下来项目就开始进入噩梦循环,不停的改,双方高层频频开会各诉自己的立场和难处,验收遥遥无期。在最后一次磋商中,供应商A决定项目推倒重来,并更换了项目经理,我也给总部委派负责这个项目。
在接手这个项目之后,鉴于前一任失败的教训,我查看了双方项目经理的沟通记录,最后看明白了一件事。我司上一任项目经理在跟供应商A沟通的过程中,一些需求、变更、阶段成果确认的时候,并没有向上呈报,这就导致了自己的理解和实际项目重要干系人的理解是不一致的,导致供应商A很多返工,就这样项目越跑越偏,双方也越来越多不满。
在这个案例中主要体现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在沟通的过程中,信息传递是会失真的,就是我想说的跟你理解的不是一回事,我觉得我传递到位了,你觉得你理解了,最后发现货不对板,在一些比较主观或者开放的内容理是最容易就造成理解偏差的。所以当你从事项目管理的过程中,你要考虑信息的传递方式、渠道(文字和电话、视频、通讯工具沟通的效果和适用场景是不一样的),还要注意信息的“确认”,积极、主动、耐心的去“聆听”对方的反馈,确保双方的理解是一致。
通过以上两个案例,应该可以理解“沟通”是如何影响项目的,但其实这只是冰山一角,在实际从事项目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你会遇到各种形形色色的人,这往往伴随着各种“冲突”。特别是当你想在团队实施一套标准或者规范的时候,这时候的阻力就是最大的,别人会觉得你“搞事情”、“搞内卷”、“没事找事”,这就需要你学会“冲突管理”,这也是属于沟通能力的范畴。
如果说软件开发面对的是机器,那么项目管理面对的就是人,人肯定是远比机器要复杂和多变的,但不变的是无论我们从事什么岗位,把握好持续学习,持续沟通这两个方向,那么很多问题我相信是能够迎刃而解的。项目经理这个岗位可以分享的东西其实还有很多,如果同学们有兴趣或者遇到困难了,也可以在问答区或者QQ群中和老师交流探讨,以上就是我的一点个人分享,希望同学您有所收获!
40
相似问题